日前,伴随着轨道交通22号线(崇明线)8座车站主体结构全部封顶,崇明正式迈入“轨交高铁上岛”倒计时。9月28日,以“新通道 新格局 新未来”为主题的2025崇明区投资促进大会召开。大会紧抓“轨交高铁上岛”新机遇,通过生态产业场景推介、优质项目主题路演等一系列活动,进一步扩大崇明对外合作“朋友圈”。
崇明区委副书记、区长李峻在大会中表示,随着轨道交通22号线和沪渝蓉高铁建设的推进,崇明与上海市中心及长三角区域的连接将更加紧密,各类资源要素流动将更加顺畅,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更加宽阔。随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,营商环境持续优化,产业生态加快构建,创新氛围愈发浓厚,崇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,发展动能也更加强劲。
“地铁小镇”赋能产城融合
轨交22号线的全线封顶,标志着崇明即将迈入全新的轨交时代。这条全长约43公里的线路,从浦东金吉路站出发,经长兴岛两次穿越长江,在崇明陈家镇上岛,最终抵达裕安站,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20公里。22号线建成通车后,将彻底改变崇明的区域交通格局。与此同时,配套建设的“地铁小镇”——兴海社区,也将成为推动长兴岛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。
兴海社区位于长兴岛中部,规划人口约6.3万人,是一座集居住、商业、公共服务与产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社区。作为连接上海中心城区、崇明本岛与横沙岛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战略发展区域,该社区在规划中充分融入生态宜居理念,配套设施正逐步完善。未来,这里将形成功能复合的城市生活圈,为长兴岛海洋装备产业集群提供生活与服务支撑,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。
发展动力因“轨”而变
围绕轨道交通这条新通道,崇明本岛三个站点“一站一城、站城融合”发展规划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。其中,陈家镇站规划总用地约1.3平方公里,旨在打造成为集交通集散、主题游乐、教育科研、居住配套于一体的崇明形象集中展示地。作为区域“C位”的东滩站,规划总面积约2.6平方公里,将重点发展科创办公、文旅休闲和体育运动三大功能,并积极导入生态研发、创新经济、智慧科技等六大产业。裕安站规划总用地约1.1平方公里,建设目标是打造成为集体育培训、旅游服务及生活配套为一体的自主创新示范区。
此外,围绕沪渝蓉高铁入沪首站——上海崇明站,一座总面积达3.26平方公里的“高铁小镇”也正在酝酿中。这一区域将打造成为展示长江文化的重要窗口、发展绿色经济的动力源泉和践行森林城市理念的实践区。高铁枢纽周边将实现公共服务、产业升级与人居环境的协同发展,形成良性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。
会中,20家企业成为2025年崇明区共“瀛”领航企业、16家企业成为2025年崇明区共“瀛”远航企业。李峻表示,当前,“十五五”蓝图正徐徐展开,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向纵深推进,崇明有信心成功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名片、长江绿色发展标杆,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。
嘉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